长春新立城水库在哪里?好玩吗?

64 2023-12-15 09:39

  新立城是一个镇子,位于长春南部16公里,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远近闻名的平原村镇。  新立城之所以闻名,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这里有一座很大的水库,是长春市的主要水源供应地之一;第二,这里曾经是城市的发源地,长春的城市身份是在这里设厅时才获得的。  新立城水库位于伊通河的中游,它是在两座山包之间修建了一个大坝蓄水而成,总库容近6亿立方米。水库上游有伊通河的河水滋润,两岸是青山的陪伴,其水源涵养森林为城市南部构筑了一道浓密的绿色屏障。库区幅员辽阔,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远看天水相接,有的地方还有貌似小岛的朦胧陆地。近处,平静的水面经越来越强的西风推动,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涌动,在阳光的照射尽显波光淋漓。我忽然觉得这里除了水面较小,水不够蓝外,那壮观开阔的场面甚至可以比拟是印象中的大海了。随着风浪的加大,水面上喧嚣不已,捕鱼的船只开始陆续收网靠岸。极目望去,葱郁的林海,重峦叠翠;清澈的湖水,水鸟舞翅。碧水蓝天青松绿草,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锦绣长卷。  途中一个偶然的路标,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长春的起源和历史,使这次出行变得十分有意义。  长春地区曾先后是古代扶余国和渤海国的属地,辽金时代是长春地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曾在农安境内设“黄龙府”,辽代古塔至今犹存。清初,长春一带是蒙古郭尔罗斯前旗王爷扎萨克的领地。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因东北是龙兴之地,是满族的故乡,所以在清朝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建立政治特区和文化特区,给予特殊保护。雍正时期,为全面禁止关内老百姓垦荒,限制蒙古、内蒙古和东北汉人之间和满族人的互相往来、互相越界,以维持东北生产和生活秩序,就在东北修一条柳条边,插柳为边,以界蒙古。清廷在东北先后修筑了柳条边的老边和新边,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长春之地划在柳条边外的封禁区内。然而,清朝的封禁政策并未能奏效。乾隆、嘉庆时期,虽屡颁禁令.历行封禁,并规定凡出入山海关须持“印票”(通行证)验证放行,但关内大批破产农民,甘冒生命危险,历尽艰辛,冲破封禁。仍然不断偷越柳条边下关东,进入东北各地垦荒,在东北地区形成大量无户籍的“流民”。伊通河两岸的长春之地首当其冲,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尽管招募汉人开垦土地,在当时是违反清朝政府禁令的,但蒙古王爷为了让这大片的游牧地能生金吐银,他和违禁的“流民”一道,冲破了历史的藩篱,掘开了这道柳条边。不断聚集到这里的“流民”,开始在柳条边外定居。至今长春还保留有不少这种烙有历史痕迹的地名,例如靠边吴、靠边王等等。 1800年7月8日,应吉林将军秀林的请求,清王朝第一次打破先例,采取了“借地设治”的办法,设立理事通判衙署。这是长春历史上第一个厅级行政机构,民间将其称为新立城。因为它当初建在了一个叫长春堡的村子边上,人们习惯地叫它“长春厅”,长春由此得名。  如今,地面上的历史遗迹所剩无几,只有一处修复的署衙门面和隐约存在的土城范围供人们凭吊。附近建起的普门寺依旧香火旺盛,每逢如来佛生日前后,善男信女早早来到庙里朝拜。路程较远的,甚至住进庙里的客房,吃起斋饭。寺庙内大型的佛像造型,夸张地向人们讲述着佛家的信仰,强调着佛家的主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