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技巧口诀?

265 2023-12-14 03:33

一、徒步技巧口诀?

有一种方法能让步行的效率更高,那就是步幅一定要跨得大。虽然步子跨的大会降低步速,但事实证明这样会省力。

人们每跨出一步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每步90厘米的步幅与每步60厘米的步幅所消耗的能量是相同的。如果步幅大的话,就意味着用与较小步幅相同的能量完成了更长的路程。因此,可以在行前做一些加大自己步幅的练习。

2.

上坡和下坡

走上坡璐的时候,步幅要迈得小,身体重心要向前,步速尽量要和在平地上行走时一致。走下坡路时,步幅也要迈得小,身体重心要向后,膝关节褒词微微弯曲的状态以减少背包重量对膝盖处的压力。此外,在上下陡坡的时候,采取"之“字路线这种前进方式会更为省力。

3.

艰险地形

如果山坡的土质比较松软,比如是由沙子、碎石或雪构成的,那么最好迈侧步。在山坡上停留的时候也要以侧步的状态停下来。因为侧步的状态比较稳。在土质比较松软或者湿滑的地面上行走时一定得十分小心,即使是穿着防滑性比较好的鞋子也很容易滑到。注意不要在松散的岩石上面行走,因为这种岩石很可能会随时坍塌。此外,在地形艰险的地方,最好使用手杖,这样能够让走得更为平稳。

4.

谨慎选择路线

即使走的是一条人行道,仍然要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的地理环境,如湖泊、河流或树林等,并将观察到的实地特征与地图上所标注的信息相对照,以检验行进方向和路线正确与否。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可以使用指南针定位。走上坡路的时候,一定要在上坡之前就看好安全的路径,反之依然。在下山的时候,一定要在能看到整个山坡的路下来,否则走到某个地方就很可能会遇到悬崖峭壁。

二、徒步膝盖保护技巧?

户外徒步对膝盖的压力较大,如果不注意保护,容易引发膝盖问题。以下是一些保护膝盖的方法:

1. 穿合适的鞋子:选择一双合适的徒步鞋或登山鞋,可以有效地减少膝盖的冲击和扭曲,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2. 加强膝关节肌肉锻炼:通过有针对性的锻炼来增强大腿前面肌肉、臀部肌肉、腹肌等与膝关节相关的肌肉群,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耐力。

3. 注意下坡时的姿势:在下坡时,要尽量采用屈膝和踮脚掌的方式,以分散身体重心,减少膝盖的压力和冲击。

4. 控制负重:尽量减轻背包的重量,不要超过个人体重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减少膝盖受到的压力。

5. 休息和按摩:在行进中适时休息、做一些拉伸或按摩,可以缓解膝盖的疲劳和酸痛,增加血液循环。

6. 使用护膝:如果膝盖已经出现问题,可以考虑佩戴护膝或者弹力绷带等保护器材,以减轻对膝盖的压力。

总之,保护膝盖需要从穿戴、锻炼、行进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在户外徒步时,一定要注意自身体质和状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和不恰当的姿势,才能保证膝关节的健康和安全。

三、团建徒步拍摄技巧?

徒步拍摄技巧是多拍摄一些自然的瞬间,不要刻意摆拍,以自然为主,利用九宫格拍摄法。

四、20公里徒步技巧?

如果徒步就是20km的话,初步开始练习徒步的人,穿上一双平常经常穿最舒服的鞋很重要,带上一瓶,两瓶矿泉水就可以了,吃上早饭出发一气就可以走上十公里以上休息一下,用时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走20km的,60%以上,喝点水再出发还剩个七八公里很快就走完了,长期徒步的人每天都走30~40km上午走的快,下午走的慢所以20km半天差不多。

五、万米徒步技巧?

回答:万米徒步技巧,就是不急不躁,稳步前进。

万米就是十公里,十公里徒步是一项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项目。完成这个项目,需要有耐心,有耐力,不急不躁,稳步前进,保持体力,坚持到底。

六、户外徒步登山露营技巧?

带上水和充足的、食物,如果在外露宿要远离洼地,山坡,找比较平的地方注意安全用火,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多带几件衣服,要注意手机信号的常通和及时充电。

七、徒步多少公里需要绑腿?徒步技巧?

呃,我没看错吧,什么年代了还用绑腿,这位“有人”莫非是老红军?

毕竟后来志愿军都不用绑腿了。

绑腿的作用是长距离行走爬山时对下肢肌肉血管增加压力,减少肌肉颤动。

现在我们用的是压缩腿套,或者压缩袜。提供同样的功能,还更好更科学。

像我这样一个废宅,经常两个月不运动,出去爬一次小五台回来腿不疼,全靠压缩腿套。

当然,更好的是全身压缩衣裤

压缩衣裤的作用是:

对身体的不同部位按照需要施加不同的压力(有个名词叫梯度压缩),增加血液循环,提升肌群供氧量,有助于身体代谢物的排出和减少乳酸在肌肉内的堆积,这也就意味着身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增强对关键运动肌群的包裹和支撑作用,减少肌肉震颤,维持肌纤维排列,避免无谓的能量消耗,减少疲劳,提高成绩。

另外像X-Bionic等品牌的压缩衣裤使用了仿生技术,能够根据外界冷暖调节身体温度,保持恒温状态。

再就是压缩衣一般速干、防臭。

以上。

补充,山路的话,如果你是低帮鞋,建议加一副砂套,防止砂石碎草等进入鞋内。


我的其他回答:

关于羽绒服神马的:

羽绒服如何diy清洗呢?加拿大鹅牌羽绒服与中国波司登羽绒服有什么区别?羽绒服八百多算贵吗(不包括名牌),为什么?求推荐高性价比羽绒服?始祖鸟的大棉猴(Dually Belay Parka Men’s)真的能抵御-30℃吗?北面和土拨鼠羽绒服哪个更值得买?三防面料羽绒服会脏吗?为什么没有轻薄羽绒裤?对于一个月2000块钱的大学生来说,买一件500左右的羽绒服合适吗?适合户外穿的羽绒服有没有什么品牌推荐?双十一买价格会便宜些吧?请问棉花内胆和羽绒内胆哪个更暖和?7月去敦煌需要带羽绒服吗?派克大衣和羽绒服哪个更暖和?貂与羽绒哪个更保暖?羽绒裤有哪些品牌可以推荐?求知友推荐一些保暖不捂脚的过冬穿的男鞋子、靴子,在校学生,求不贵,感谢。?羊毛衫和抓绒衣哪个保暖?面料和里料都是百分之百的聚酯纤维的大衣好吗?求好的羽绒服推荐,打算买一件羽绒服,有了解的吗?北方冬季女生穿什么裤子保暖?去多伦多留学,需要带羽绒服吗?你穿过平价的,最保暖的大衣,什么样的?哪个品牌的保暖裤有Primaloft One(Gold)的?外面穿防风裤或牛仔裤,求推荐个性价比高的?极端寒冷天气需要怎样保暖?为什么没有轻薄羽绒裤?

关于冲锋衣神马的:

求推荐一款适合北方深秋,初冬穿的冲锋衣(1500以下)?在武汉想买件冲锋衣过冬有什么推荐?一件好的冲锋衣大概在什么价位?求推荐冲锋衣!?冲锋衣市场为什么不会越来越小?关于北面gore-tex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冲锋衣的里料有两层?滑雪服和冲锋衣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功能,两者可以相互替代吗?

关于露营神马的:

国内最著名的帐篷公司有哪几家???户外露营装备都有什么好东西推荐一下?中国有《摇曳露营》那样的的露营地点吗?2019年10月,请问各位大佬能给推荐个合适的帐篷吗(二手不限)?有什么值得购买的高性价比露营装备?第一次带孩子露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帐篷?露营的时候你有没有试过男女混帐(混住同一个帐篷)?来说说什么感受?求推荐一款睡袋?户外睡袋什么牌子好?什么牌子的睡袋性价好些?

关于徒步、滑雪、跑步、登山……神马的:

徒步新手如何选择路线?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因素?外界对户外圈最大的误解是什么?想问问贝爷的荒野求生或者野外生存水平是怎么一个高度?EBC冬季徒步装备选择建议?徒步多少公里需要绑腿?徒步技巧?户外徒步背包的大小怎么选择?哪里能买到宽脚掌或者宽楦的防水徒步鞋?不是登山鞋。淘宝上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谢谢!?什么品牌的户外手套,防风防水保暖耐磨的效果比较好?为什么运动鞋品牌大都不做夏款?如何解决登山鞋头太硬,下山顶大拇指的问题?为什么美军不穿耐克的鞋子?登雪山有哪些技术装备需要准备?如何使用?滑雪服为什么都是棉衣,没有羽绒的?有哪些女生穿的保暖又漂亮的滑雪服?那些跑马拉松时穿压缩衣和压缩腿套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关于品牌神马的: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厉害的运动品牌?为何美国盛产众多户外休闲品牌?北面,始祖鸟,巴塔哥尼亚的羽绒服各有什么特点?请问探路者的户外装备怎么样?便宜迪卡侬优衣库的抓绒和更专业的户外北面萨洛蒙等抓绒区别很大吗?511户外装备如何?对户外比较懂的朋友能不能说说阿迪家的TERREX怎么样?我是户外登山的菜鸟,请问TNF和哥伦比亚哪个牌子的装备更适合我?韩版北面和日版韩版有什么区别吗?哥伦比亚户外品牌有比较合适的越野跑装备吗?凯乐石户外与北面狼爪哥伦比亚比的话怎么样?adidas、nike、安踏还有李宁等品牌的产品其科技、质量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吗?有哪些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是与国际市场正好相反的?The North Face在户外品牌里是什么样的一个定位?加拿大鹅的绒是从死鹅上拔下来,还是从活鹅上拔下来。?

关于内衣神马的:

你们穿的内衣是什么价位?那些昂贵的功能内衣真的有用吗?有没有人穿过纯羊毛的T恤?为什么没有男士打底裤或同类型的保暖裤?优衣库的极暖系列真的是黑科技吗?为什么有些衣服一流汗就会很臭,有些被汗浸湿了也不会臭?

八、徒步的行走技巧有哪些?

徒步穿越是指,在徒步区域里或在野外环境中主要靠徒步行走去完成起点到终点的穿越里程。中间可能要跨越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户外活动。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外生存于一体。穿越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准,同时还要有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一次成功的穿越,行前要精心定制份好穿越计划,对要徒步穿越的区域进行了解,包括穿越时间的天气、地貌、难度、风险系数,所需的装备、食物、药品等等。

徒步穿越因富于求知性、探索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穿越者必须掌握相关野外生存知识与技能,去应对千变万化的野外情况。

徒步穿越含山地丛林、沙漠荒原、雪原冰川、峡谷、平原、山岭、长城、古道、草地、环湖、江河等很多分类徒步。

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这些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在耐力、力量、负重行走等方面渐渐增进,体能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游泳、爬山、长跑、骑自行车去获得,力量训练可以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举哑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去获得。(详见第四章第六节)

二、徒步穿越的基本原理和要领

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脉搏尽量不要超过120次/分钟,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从脚跟到脚尖位移,什么时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节奏去走,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行走中从安全角度出发,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步距离,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因各种原因暂停时,如系鞋带、脱衣服、喝水等等,暂停队员与前进队员就不会互相影响,一般情况下,暂停队员靠右边停留,前进队员从左边跨过,如果在斜坡,暂停队员靠上坡。与迎面而来的其他队伍相遇时,也是按我右他左,一般是下坡的让上坡的,礼貌相让通过。暂停人员与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不能超过十分钟或者200米以内,夜晚必须在20米以内。在行走中,要养成个良好习惯,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笑,打闹嬉戏,更不能大声歌唱,这样不但分散其他队员的注意力,同时还会无谓消耗自己的体能。(FB游除外)。

行走重心在上坡时,应在脚掌前部,身体稍向前倾,下坡时重心放在后脚掌,同时降低重心,身体稍微下垂,无论上坡下坡,对于坡度较大的坡迹,应走“之”字形,尽量避免直线上下,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走法,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用手试拉,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经常有队员因为拉的是枯萎腐烂树枝、藤条,跌倒受伤,导致意外。

行走中的休息原则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

三、不同地型的穿越技巧

1、青石板路路面特点:

  这种路面主要集中在古城区,或者是山区景区小道,是由大小不等的青石板人工铺设而成。由于年代久远,走的人比较多,这种青石板路的路面已经变得非常光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发生事故,轻则跌跤、崴脚,重则骨折重伤。

 行走经验:雨后,上山时除了穿防滑的鞋以外,心情还要放松。行走时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方向要和地面的石板垂直,尽量使用登山杖。背大包时包的重心应该是中部偏下,手尽量扶着岩壁或树木。下山时一定要用登山杖,重心略微前倾。脚的落点尽量踩在石板之间的缝隙,或者路旁的草木上。两个人之间一点要拉开距离,避免一个人跌倒后铲倒好几个。雪后,最好用四齿的冰爪,如果不用冰爪,脚一定要落在路旁树根或草木上,登山杖必不可少。

2、碎石、跳坡路面特点:

  所谓的碎石、跳坡就是没有明显的路,所谓的“路”主要由山谷沟壑经长期雨水冲刷和山洪暴发形成。在这种路面上行走,需要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前进,细沙、小溪、巨石参差交错,“杀机”四伏。

  行走经验:克服对碎石、跳坡的恐惧心理是最主要的,这就要求注意力集中。雨季,大雨来临之前、大雨刚过时不要去峡谷跳石,小心山洪暴发。准备好一双底厚一点硬一点的登山鞋,在碎石、跳坡之前要先检查鞋带是否松动,然后要把背包肩带和腰带拉紧,让背包紧贴背部,以免跳跃时背包晃动、重心不稳导致失足。碎石、跳坡时眼睛要注意观察前方的情况,准确判断下一个落脚点,注意观察某些石头上留下的长期作为落脚点的暗痕。另外,一定要把鞋底清理干净,如果鞋底粘上了沙子,就要小心你的膝盖和门牙喽。

3、土质、沙底、小碎石路面特点:

  这种路面很常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头风化和没有植被覆盖的山坡经过人们的长时间踩踏形成的。也许你觉得这是最好走的路,有什么可注意的!那是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雨季时这种路面就是传说中的烂泥路,非常容易跌倒,伤到膝盖。

行走经验:大雨后经过太阳的曝晒,土质、沙底、小碎石表面已经被晒干,但实际上已经吸足了水分,这个时候上下山时很容易出现危险,走这种路面时鞋底一定要抓地,要充分利用登山杖作为支点,以免不注意一脚踩进很深的烂泥里。另外,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雨雪天气土质、沙底、小碎石路面非常容易结冰,危险系数比较高,遇到这种情况上下山时要充分利用登山杖和可以攀扶的东西,注意攀扶物体时要先确保该支点是牢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4、丛林、灌木路面特点:

丛林、灌木包括很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灌木丛和人造灌木丛。自然灌木丛主要分布于茂密丛林中,灌木种类较多且较为低矮,一般土质湿滑松软,可能会有沼泽,危险性较大;人工灌木丛主要分布气候较为干燥的山麓坡地,是人为栽种防风固土用的,所在地一般土质干燥、含沙土较多、貌似坚硬其实一踩就滑,部分区域存在流沙的情况。

行走经验:走灌木丛要带上眼镜、帽子、拉上冲锋衣的拉锁,队员之间至少要保持1米的距离,防止前面的队友带倒的树枝反弹回来伤到自己。时刻提醒后面的队友注意距离,过远容易迷路!徒步经过自然类灌木丛时最好有辅助设备及经验丰富的领队或当地向导探路先行,要注意灌木多带短刺、蚊虫较多,建议穿高帮防滑鞋底、纹路大且凹凸较深的丛林靴,要穿长袖、长裤,注意脸部的保护。人造灌木丛较自然灌木丛灌木高且多刺,建议准备手套(最好皮质)、长袖高领防刮衣裤和防滑抓地能力好的登山鞋,在徒步此类灌木丛时尽量走土质不滑、较宽的路,最好扶着枝干新鲜且可以支撑手力的活树枝,换手扶枝要牢固,落脚要稳要慢。

5、雪中步行,在下雪时行走,或走在积雪时间较长的地上,最重要的是步幅较小且保持固定步调,靠自己的步伐有节奏地走。若胡乱加快速度,或步伐太大失去节奏常会造成疲乏。行走在雪地要不慌不忙,按照自己的步伐行进是很重要的。

  如果积雪仅到埋过鞋子的程度,几乎不影响到步伐,可如履平地般的行走, (日积雪高过膝盖时,仅仅是举步就相当耗费体力.疲劳困倦就更不用说了。若积雪深及腰部,就得用自己的脚和腰推开摆在眼前的雪,采取步步为营的走法即所谓“除雪前进的方法”,以尽量减轻疲劳,除雪前进的要诀是,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上半身)倾向前行方向,靠自己的重心和自己的体重推开雪往前进。在行走在雪地时,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脚下的碎石,土坑,岩缝,下脚一定要轻,感觉不对就赶紧收脚。

若数人结队行走于膝盖以下程度积雪的雪地,脚步需与领头队员的脚印重叠前进,如此比三三两两凌乱地走,疲劳程度要来得低。走在柔软或积雪深的雪地,穿上雪地鞋就不怕脚会陷人雪中,且能轻松自在地走在雪地上。

6、下达坂,哑口,在高山险阻的地点行动时,你只能爬上去,这样下达坂、哑口时就要注意,身体向山体倾斜,重心在背包上,记着走S或Z型,来回交换脚步,让脚踝休息。同时注意上方队员脚下的落石,以避免掉落的危险。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很沉着,并确保三点稳固。在行走的过程中,队员最好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这个同样适应爬坡。

7、热带丛林行进,在热带丛林中行进,为防止蚊子、蚂蟥、毒蛇等的叮咬,建议穿着长袖衣裤和高帮徒步鞋,扎紧裤腿和袖口并带上手套。 最好用香烟火熏蚂蝗自动脱离,然后用烟灰或者盐粉直接涂抹伤口上,即可止血并不会发炎和留下疤痕。用止血贴之类贴在伤口上,非常容易导致伤口发炎。这是笔者多年丛林穿越得出的经验之谈。 热带丛林的行动,由于环境阴冷、潮湿、地滑,蚂蟥、毒蛇、毒虫相对较多,而且很多植物带刺,因此意外伤害的机会大增。当进林区,为了避免与大型动物“短兵相接”,在行进时,要定时发出声音,好引起动物的注意,避免意外。

在这样的区域行进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应选择林间主干道或小道行走,进入前定好方位角,观察好下一个相对较高的树木等目标点,分段推进,前队可以用一面红色或较鲜艳的小旗指引后队方向,以免迷路。 2. 在浓密的灌木丛中行走,提前穿着好长袖衣裤,带上圆形丛林帽和手套,避免和减少蚂蟥、带刺树枝等动植物的潜在意外伤害;前面的队员建议手持登山手杖“扫路”前进,打草惊蛇;用正确的丛林鞋带绑扎方法绑好鞋子,避免因鞋带过长挂树枝而影响行进。如图:丛林鞋带的绑法——美丽的麻花辫

3. 对于较茂密的灌木丛最好绕行,非必要勿用开山刀开路,可以推开挡路的树枝快速通过。同时要大声提醒后面的队员,以免树枝反弹打到后面的队友。太密的竹林密林,脚下视线受阻时要密切留意脚下,勿被地面的树桩或藤蔓绊倒,避免深坑跌倒或者歪脚,同时要及时有效大声提醒后面队友。 4. 尽量采取排成“一字长蛇阵”的方式行进。很多地区当地山民有上山入林放置捕兽器打猎的习俗,一字长蛇阵可以大大减少这样的意外伤害。遇见三岔路口,建议留人等待后队。浓雾或者地貌复杂视线不清时,建议指定每人一个号码,根据需要报数以便确定全队每个成员的位置和状态。 5. 丛林行走,“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有小路不走兽道;有兽道不开路;走高不走低”为基本原则。天黑不入林,除非你对地形了然于胸,滚瓜熟烂。天黑不进谷,贸然进入可能会被困断崖。天黑没有到达预计终点,而且线路不明时,就地寻找庇护所准备过夜,避免浪费的无谓精力。

8、过独木桥,很多远足穿越线路在溪流河谷、废弃的乡间小道、山崖栈道的边缘,会遇见很多敷设很久的独木桥。通常有1-5根不等并排架设在一起,因少人踏足、少见阳光,桥面很湿滑且长有青苔。通过时还会晃动,对身体的平衡能力和重心的掌握要求比较高。

通过这样的独木桥应注意如下几点: 1. 首先观察独木桥的风化腐烂情况,用脚在上面轻轻测试独木桥的稳定状况并分析桥面的湿滑状况及桥面的最大承受力度,再判断是否可以安全通过。特别是多天的穿越活动,在背负的装备物资比较重的情况下,更要留心观察细心考虑。 2. 评估情况不理想,就要考虑另外寻找方法通过,可以考虑高低绕的方式,或者溯流而上寻找合适的地点绕行。 3. 过独木桥时可以考虑用竹竿或登山手杖作平衡来调整身体重心。要注意力集中,不要看脚下激流,盯着桥面与前方的桥头,脚成外八字,一步一步移动通过。平衡能力不好的队员最好解下背包,空身而过,背包由平衡能力比较好的队员协助背运过去。 4. 独木桥不太长,队伍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拣用地面干枯的木条或竹竿(也可用辅绳),由平衡能力比较好的队员先过去,在溪流两边寻找固定点固定好,其余队员可以扶着通过独木桥。如图:因地制宜团队配合通过激流独木桥

如图:其他一些通过独木桥的办法

9、较易崩塌和风化落石地段, 崩塌和风化落石较易发生的地形,广泛出现在山坡、边坡以及河、湖、海等岸边地段上。

(一)、主要形成条件如下: 1. 通常在50米以上急陡山坡或者河、湖、海岸上,坡度在30-60度上。 2. 岩溶裂缝发达,结构破碎。主要发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节,落石和崩塌较为常见。 3. 特别是岩层面与裂缝面与山坡方向一致时,更容易发生崩塌和落石。 4. 暴雨或连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渗进大量雨水后,山体松动,极易引致高空落石、山泥倾泻从而引发山体崩塌。 (二)、对于在这样的特殊地形行进和通过,应注意如下几点: 1. 能躲则躲,三十六计走为上。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应该尽量避免人为所引起的落石。走在多松动的岩石地段,不小心碰落了石块应高喊“注意落石”!及时大声通知下面的人躲避,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 2. 若遭遇严重落石,须趁着停止落石的空档,迅速逃离现场,但事先应寻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转弯角落以躲避。择机安全、快速通过。适当采取措施保护头部很有必要,建议戴上一些保护器物,如头盔、厚衣物、背包等。队伍行进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陡坡地段时,应该保持一个安全合适的距离,依次通过,避免集体受灾情况出现。 3. 暴雨或连日豪雨后,应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 4.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就表示斜坡内的水分已饱和。斜坡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露出新鲜的泥土等,都是山泥倾泻崩塌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5. 如遇山泥倾泻崩塌阻路,切勿尝试踏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进或中止行程。 6. 队友无论被落石击中还是被山泥崩塌掩没,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伤亡。 如图:崩塌落石路段团地拉开距离依次通过避免集体受灾情况出现

四、徒步的饮水技巧,少量多次,

徒步行走时,应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如果途中溪流、湖塘、沟河有水补给,一定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离析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一般情况下最好先用少量水珠涂擦嘴唇,等过3-5分钟后,嘴唇不发麻发痒、无臭无味才饮用。野外补充的水,有条件的话最好煮沸五分钟再饮用。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喝水也是主动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动喝水。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太口渴了可以宿短喝水的时间,增多几次喝水次数,一次喝水太多,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一般的徒步等户外运动消耗水份的补充方式最好是250CC/15min为好。正常的徒步时间里排尿也应该是4小时/次,可以通过观察排解的尿液颜色,了解自己体内水分脱失症状。尿液呈深黄色,微感口渴,脉搏速度正常为轻微脱水症状,尿液呈暗黄色,口内黏膜干燥,口渴,脉搏速度加快但弱为中度脱水症状,重度脱水症状为无尿液,脸色皮肤苍白,呼吸急促,口渴昏睡,脉搏快而无力很弱。

五、徒步穿越疲劳的消除办法,

也许有人认为徒步行走在山野中,跟平常走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的确是没有区别。但是当您全副武装地走上3~4小时后,距离目的地还有一两个山头时,区别可就大了。腿部肌肉向您抗议,疲劳使您无精打采,由于困倦而产生的渴睡现象不停地诱惑您,使您觉得路程越来越漫长了。那么,是否有一种永不疲倦的走路方法用在山野的徒步行走中呢?答案是有的。只要能理解和掌握下面几种方法,灵活运用,战无不胜。 

龟步——在长途行走过程中,不要以为昂首阔步的大步向前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要知道步幅大是利用腿部肌肉的爆发力,这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持久力,所以步幅小一些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我们腿部肌肉的韧性,它们对持久战是相当有办法的。

吹气——跟着就是要调节我们的呼吸了,要努力让自己的呼吸与运动呈有节奏的状态。令肌肉持续缓慢而不休止地运动,再加上平稳均匀的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几乎每走一步呼吸一次。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就能做到平均每两~三步就换气一次。如果我们不习惯的话,也可以强迫自己呼吸,只要大口地吹气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不要太过强求,不然会拉伤肺部和肋间肌的。调匀呼吸是保持体内能源的好方法。  

利用肌肉——要使走路变成有节奏的最自然的有氧运动,上下坡时,也要随着这种节奏尽量利用肌肉的运动,尽可能的减少骨骼和关节的负担。尤其是在下坡时,特别是那些长程的下坡路,这是要善于利用双脚,使其可发挥立刻停止的作用。因为与其在长程下坡后骨骼和关节有不良影响的话,倒不如让肌肉承担多一些会比较好。 

  休息补充——还有在路上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及适时补充能源。每走上相当一段时间或路程后,要适当地休息片刻。休息时应摄取一些马上能转化成能源的糖类和水份,使身体及时得到补充,以求快些恢复体力。并可松开鞋带,但必须记住未到宿营地前,千万不要脱下鞋子。因在长途行走中,双脚会稍微发胀,中途休息脱鞋,下段路只会叫您苦不堪言。

六、徒步穿越的注意事项,徒步穿越是指全程徒步,从A点到B点,中间可能跨越山岭、丛林、沙漠、雪域、溪流或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探险活动。徒步穿越的注意事项有:

(一)团队精神,集体穿越(3人以上)是表现团队合作精神的好机会,成功、愉快、顺利的穿越是要靠集体中每一个人努力才能做到的。尤其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团队精神更加重要。

提示:

1、确定一个队长,并赋予他相当权力,有民主也要有集中,这点很重要;

2、明确分工,如:领队、协作、收队、财务、 向导;

3、人数较多时要注意行进队型,队伍过长容易走失队友或有人出现意外而不能及时发现;

4、所有装备和给养应根据各人体力好坏及性别做科学分配背负,以便使队伍能保持一致的速度;

5、如有人遇到严重的伤病,整个穿越计划必须作出应变,全体放弃或部分人带伤员撤退。

(二)、体力分配要控制好

  一般而言,在上坡时可半小时休息5-10分钟,下坡时每1小时休息10-15分钟。

  提示:

1)全程尽量保持匀速,掌握节奏,按计划的休息时间休息和进食;

2)根据大家途中的体力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必要时宁可延长穿越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体力过分透支,要为后来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使体力留有余地。

(三)、方向问题

  出行前尽可能地搜集活动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将要出现的较大转向和明显的标志物做初步了解。当有等高线地图时,可将预定线路和方向进行分析,如:需翻越几道山梁、经过几个丫口、大致海拔上升和下降情况。这样有助于在行进中判定方向。

  提示:

1、携带较准确的指北针和海拔表(有的地区很需要);

2、携带并保护好地图和资料;

3、带信号笔和扑克牌,以备迷路时作路标记号用;

4、如对穿越地区所知资料甚少、条件又较复杂时,最好请走过的人同行或找当地向导带路。

(四)、防水问题

  在雨季或多雨地区,特别是长时间的穿越,如防水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会遇到极大的麻烦。如:无干燥衣物可换,相机、电池、食物等物品遭打湿破坏。因此在出行前要对活动地区的气候做些了解,并做好相应准备。

  提示:

1、帐篷应选用三季或四季帐。专用高山帐不能用,专业高山帐的防风保暖性更好,但是防水性并不见长;

2、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盖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3、在向背包内填装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这样既可防水也有利于物品分类;

4、有条件就准备好防水冲锋衣裤(waterproof、gore-tex材料都可以),但雨具一定还要准备;

5、防水登山鞋有条件就准备好些的,反正可以用很长时间(waterproof、gore-tex材料都可以)。

(五)、饮水问题

  在短途穿越时,如已知补水困难就应带足饮用水,每人每天大约2升(如不需做FB餐的话)。长途穿越,可在途中的溪瀑、江河、湖塘取水,但一定要观察其污染情况,如:水附近有无人畜活动、有无动物尸体、有无粪便及其他污染物。水中有大量泥沙时要使水沉淀10分钟以上。蚂蝗多的地区,打水时要用敞开或透明的容器,以便能及时发现水中是否有蚂蝗。

  提示:

1、缺水地区饮水要按计划分配饮用。除特殊情况外,在找到水源前绝不要把水饮尽;

2、野外取水后,有条件务必使水煮沸后(煮沸5分钟)再饮用;

3、有条件可以带过滤器和净水药片以替代无法使用加热的情况。

(六)、生火问题(详见第十一章)

  出行时要携带一种一个以上的火源,如:打火机(多种类型)、火柴、火镰等。有条件最好携带野营炉头、气罐或者燃料罐。在营地生火时要留意营地是否是禁火区,不然除了生存需要不要违规。生火前先准备些干燥的细柴禾(比筷子略细),放在用石头堆好的灶底,再往上面架粗的柴禾,点燃细木用嘴使劲吹,就可以把火吹燃。当下雨或柴禾较湿时,可劈开粗木从中间取干木,砍细后作引火柴(此时需砍刀或其他工具)。

  提示:

1、看好风向,不要把火堆放在帐篷的上风处,并与帐篷保持一定距离;

2、离开时用水和土石压盖将火灭掉,并一定检查火是否确实熄灭。

(七)、露营问题(详情看第十章)

  寻找安全、避风、干燥、平整的高处扎营。此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如:是否有落石滚石、风向如何、有无动物巢穴、蜂巢等。尽量不要在河畔扎营,除非确定是枯水期,水位不会变化。营地不要紧靠水边,蚊虫较多。

(八)、野外生物

  出行时要准备清凉油、风油精、红花油等药物。打绑腿可以有效防止蚂蝗、蛇及其他生物对腿部的攻击。毒蛇大量出没之地可以准备蛇药。

  提示:

1、遭遇大型野生动物(如:熊、豹、犀牛等),切忌大声尖叫和乱跑。动物一般情况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受到惊吓而误认受攻击而反击。此时镇定大概是唯一的法宝;

2、世界上只有很少的毒蛇是好斗并主动发起攻击的,除非你不小心踩到它,也许它会愤而自卫;

3、如不幸被毒蛇咬伤(无法判断是否是毒蛇时当有毒处理),除紧急处理外,心理的平稳会将你的生存可能提高数倍。

(九)、营养补充(详见第十二章)

  在较长时间的野外穿越中,体力消耗大,排汗多,人体容易出现盐份缺失、电解质失调、营养不足等现象,那样会严重影响体力和健康,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因此要及时补充。

  提示:

1、携带牛肉干、巧克力等高热量和营养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2、携带维生素合成药片,每日一颗;

3、每天要补充盐份,吃些含盐食品;

4、果珍冲剂是不错的电解质平衡饮料(当然还有许多类似冲剂),平时在水壶中放一些随时补充。

(十)、保暖问题,许多地区(如:沙漠、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有的穿越海拔上升大也会出现几个小时就有较大温差(海拔上升温度会下降,-6度/垂直1000M)。注意保暖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和睡觉前。

  提示:

1、对所到地区可能的最低温度作好充分估计,相应准备保暖衣物和选择合适睡袋;

2、当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湿后,热量散发的速度是惊人的,此时要尽快换上干燥内衣。有条件可选用coolmax等排汗快干面料的内衣;

3、高寒地区则需要更专业的装备和知识。

(十一)、其他有关问题

1、攀爬和下降除非万不得已,宁可绕行多走些路,也不要尝试危险的攀爬和下降,特别是独自一人穿越并负重时。如必须攀降时,应先卸下背负,空身攀降,然后用辅绳或带子把装备提吊;

2、平衡在路经险境时(如独木桥、涉水、崖边等)应记住把背包的胸带和腰带松开,以保证能及时迅速卸载而丢卒保车;

3、夜路除特殊地区外(如沙漠)不要轻易冒险走夜路,很多迷路都是发生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当不得不走夜路时,有头灯准备是最好的,手电筒会占用一只手,不利于平衡保护;

4、涉水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况时先不要冒然涉过,应尽量想法探明。有携带沙滩鞋的尽量不要光脚涉水,因为容易滑倒和扎伤,还要小心水中的石块,它们常常是非常圆滑,一不小心就会失足;

5、应将所有遗留的可见垃圾全带走。长途穿越应至少将那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带上,直到有统一垃圾堆放地。所以垃圾袋是必须要带上的。

(十二)、常用装备,穿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难度,不同的时间长短,不同的季节气候,在选择装备时差异很大。有时计划选择不当会使穿越中负累不小,而有时又因为装备不全,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安全。出行前在对活动地区尽量充分了解后,仔细挑选应带装备和给养。许多装备用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和种类,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慎重选择,给大家列出常用的一些装备:

1、公用装备:帐篷,炊事用品(炉具、燃料、炊具等),绳索视情况选择携带,专用工具(砍刀、手斧、行军铲等),公 用药品(通用药,紧急救护药等),胶带,营地灯,其他集体专用器材(攀岩器材,登雪山器材等),公用食品营养品,海拔表,指北针,温度计,地图

2、个人装备:背包,睡袋,防潮垫,手套,帽子,换洗衣物,墨镜,头灯,水壶,个人卫生用品,防晒霜,润唇膏,摄影器材,望远镜,笔记本,笔,个人药品,打火机、火柴,餐具,干湿纸巾,便鞋或拖鞋,个人食品,其他杂品等。

  (十三)、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防疲劳。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2. 防脚打泡。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3. 防寒暑。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衣着应及时调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4. 解渴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5. 热水洗脚去疲劳。

6. 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

九、徒步比赛行走有技巧吗?

800的爬升。距离30公里来讲整个难度就不大了。平路小跑,下坡多跑。上坡拿帐慢慢挪吧。

十、沙漠徒步中,有什么技巧?

前期准备:体能训练 规划合适的线路(这个尤为重要) 装备的熟悉和使用(新鞋子是需要提前磨合的,除非你想走下来慢慢挑水泡)。

徒步中:给自己一个规划(今天多少公里,多少时间完成,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一开始走多快,越到后面越不行) 水(很重要,一样的分配好什么时间喝多少水) 最后是防晒

当然你要是参加商业团,你只需要慢慢走就行。补给主办方会准备好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